算
法
一、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省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八年级信息技术》第 4 章《程序设计》第五节。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描述方法,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重要性,能描述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。著名计算机专家沃斯提出:程序设计=算法+数据结构。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前提和依据,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核心。算法的学习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,培养其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。
二、 学情 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。本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,在恰当的启发诱导下能够依据逻辑关系对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。因此,本节课将抽象的算法理论知识渗透到具体的任务中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让学生先做后学,在自主探究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,有所收获,有所疑惑,此时再引导学生分析与总结,由表及里,掌握算法知识,提高应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三 、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:
1.理解算法的概念,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算法,知道算法有优劣之分,体会算法的重要性。
2.能够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。
过程与方法:
通过完成具体任务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
培养学生树立算法意识,学以致用。
四 、学习 重 、 难点 重点: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法
难点:能用流程图描述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五 、 教学资源 准备 学案、学习课件、网络体多媒体教室 六 、 教学 方法 讨论法、任务驱动法、讲授法 七、课时:第一课时
八 、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 ’ 激发
兴趣
引入 新课
一、 激发 兴趣 投影:小品《钟点工》中大象装冰箱视频片段。
师生交流:如何将大象装进冰箱? 步骤:1、打开冰箱门 2、把大象放进去 3、关上冰箱门 二、课题引入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、步骤—算法。
投影本课课题—算法
学生观看视频
思考问题
回答问题 明确学习内容
以小品《钟点工》中大象装冰箱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,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。
任务
驱动
逐步
深入 一、算法的概念
过渡:同学们第一次接触“算法”这个概念,为了更好的理解它,老师请大家体验一个趣味游戏。
务 任务 1:农夫过河 农夫需要把狼、羊、菜和自己运到河对岸去,只有农夫能够划船,而且船比较小,除农夫之外每次只能运一种东西,还有一个棘手问题,就是如果没有农夫看着,羊会偷吃菜,狼会吃羊。请思考该问题算法。
学生自主探究该题算法。
师生交流、讨论:
(1)请说一说你的算法。
(2)没有这个算法,农夫能否顺利过河? 小结:
1、算法就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、方法、步骤。
2、算法很重要,没有算法农夫就无法顺利运过河。
提问: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算法? 师生交流。
1、炒菜
2、洗衣服
观看投影
体验游戏 探究运送思路、步骤。
演示、回答问题
体会算法的重要性。
思考、回答生活中的算法应用例子,感悟算法的重
让学生在体验趣味游戏、思考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法的概念,体会 算 法 的 重 要性,突出学习重点。
通过师生交流生活中的算法,拉近 与 算 法 的 距离,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算法。
小结:算法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,它就在我们身边,无处不在。
要性。
二、算法的优劣 务 任务 2 :各组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,设计算法。
(1)有 12 个小球,外表大小形状都相同,但其中1 个比其他 11 个重量轻,给你 1 架天平,你能把这个球找出来吗?
(2)请猜出展示商品的价格。(20 元以内。)
师生交流:还有没有他算法? 比较几种算法。
思考:哪一种算法比较好?为什么?
小结:
1、解决同一个问题,可以用不同的算法,其效果和效率可能大不相同。
2、算法很重要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,有意识的设计好的算法解决问题。
分组探究、合作讨论。
交流、描述算法。
比较算法的优劣。
进一步体会算法的重要性。
以趣味问题展开学习,让学生动手动脑,在探究的过程中设计算法,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。
通过比较各个算法,让学生知道算法有优劣,体会算法的重要性,突出重点。
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,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。
三、算法的描述方法 1 、自然语言 过渡:刚才这些算法我们都是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,同学们很容易理解,这种描述算法的方法我们称之为---自然语言。但有些时候用自然语言描述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师生交流:
:
“张三听李四说他的儿子考上了大学。”,到底谁的儿子考上了大学? 小结:自然语言描述算法,有的时候会产生歧义。
思考: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描述算法? 引出流程图 投影:“流程图”
观看投影
思考、交流问题。
体会自然语言的二义性。
通过生活中的实例,体会自然语言的二义性。
2 、流程图 务 任务 3 :认识流程图的符号与意义。
师生交流:
(1)这个流程图里出现了几种符号? (2)每种符号代表什么意思? (3)该流程图描述的什么内容? 小结:
(1)流程图:用符号把每一个步骤都清楚的表示出来。
(2)直观、简洁,逻辑关系清晰。
参 照 学 案2,自主探究,了解流程图符号名称和含义。
师生交流
学生竞赛,比比谁能最快读懂流程图。
启发学生思考,带着问题自学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
了解流程符号的意义。使学生能够读懂流程图,体会流程图描述算法的特点。
同时为后面学习难点的突破打下铺垫。
3 、自然语言与流程图描述算法比较 (播放课件)
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描述方法。
描述方法 特
点 自然语言
流程图
延伸:描述算法的方法还有 N-S 流程图、伪代码等。
总结两种描述方法各自的特点。
用二维表比较两种描述方法。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,启发学生恰当选择。
拓 展 学 生 知 识面。
8 ’ 巩固 提高
突破 难点 务 任务 4 :打开“学案 3.ppt”,从下题中选择一题,完成算法。
1、输入半径 r 的值,求圆的面积 s。
2、超市周末促销。凡是顾客购买的商品超过 500 元的,打 8 折,反之打 9 折。假定顾客购买的商品价格为 a 元,实际要付多少钱?
小组汇报。
师生交流:如何选择符号,表达具体算法。
小结: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时,要根据需要,选择恰当符号。
独立思考 尝试解题 合作交流
小组汇报 师生交流 小结
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,分层设计。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,完成任务,突破本课学习难点。
培养学生用流程图描述解决具体问 题 算 法 的 能力。
4 4 ’
延伸 拓展
情感
升华 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,老师再提升。
结束语:算法世界那么大,你想不想好好去看看?希望同学们以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能开动脑筋,找到该问题的算法,学以致用,让算法更好的为我们的学习、生活服务。
总结本课收获与体会。
梳理本课所学知识,使之系统化。
再次感悟算法的重要性,启发学生学以致用。